“人大70年”系列报道①丨以法治之力人大之为守护湖南之美
2024-09-14 03:18:03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迅 | 作者: | 点击量:25671         

开栏的话:

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波澜壮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焕发蓬勃生机。近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启动“人大70年”大型采风活动,包括湖南法治报在内的多家省内主流媒体记者走进长沙、岳阳、株洲、常德、郴州等地,聚焦各级人大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收获的累累硕果。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湛 熊容容

保护好长江生态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心关注的“国之大者”。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长江岳阳段视察,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

万物繁茂、秋日意浓。采访团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来到了岳阳华龙码头。碧波荡漾,候鸟欢歌,一望无际的芦苇随风起伏。

此青绿并非一笔绘就,山水丽景的背后,有法治力量的坚实守护,有人大的用心履职尽责。近些年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规、严监督,书写了守护好一江碧水的“人大答卷”。

法治引领,为绿水青山披甲

岳阳,依江傍湖,拥有湖南境内全部163公里长江岸线和洞庭湖50%以上的水域面积。

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立法要先行。以刚性约束为“一江碧水”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成为岳阳市人大一道必须答好的必答题。

颁行《岳阳市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条例》,使全市侵占河湖水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出台《岳阳市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汨罗江保护条例》《岳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等一批地方性条例颁布,实现水、大气、土壤“三位一体”生态保护。

人大+司法联合亮剑,严守环保底线。2019年出台《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将河(湖)长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法定义务。成立湖南首个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环洞庭湖环境资源法庭、市公安局水警支队,将建立水域执法协同联动机制,列入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首批经验清单。  

2019年,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并依托司法保护基地建立巡回法庭。

该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王延红告诉采访团,“岳阳中院在巡回法庭审理了4起涉洞庭湖环境资源案件,其中一起案件入选了最高院《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19)》白皮书。目前通过案件审理和法治宣传,岳阳地区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呈逐年下降趋势”。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曾将洞庭湖湿地写进《岳阳楼记》。

随着法治力量源源不断地注入湿地,汇入八百里洞庭,使风光美丽的母亲湖青春永驻,岳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基石更加坚实。

监督问效,为水墨画卷添彩

长江流经湖南段全长163公里,其中有44.1公里在岳阳君山区,占全省长江岸线的近四分之一。

法治惠泽一方生灵。华龙码头已成为100多头江豚栖息的港湾、玩耍的乐园,得名“海豚湾”,成为生态游网红打卡地。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最美岸线,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人大的强有力监督。

岳阳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委主任委员白锁铭介绍,市人大常委会每年确定一个生态环保监督选题,从单项监督向综合监督转变,从单次监督向反复监督转变,从单体监督向联合监督转变,让制度长出牙齿。

针对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突出问题,岳阳市人大常委会持续3年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针对水源安全问题,2022、2023年集中视察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二期岳阳补水工程、全市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理工作情况,确保市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山更绿、水更清的背后,离不开人大代表的躬身践行。君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遥向采访团介绍,2023年成立的“守护好一江碧水”人大代表工作站,由25名驻岳阳市和君山区的5级人大代表、1名联络员共同进驻。一年来,向各级人大会议或有关部门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32件。人大代表争做河道治理巡视员、河流生态报告员、河滩环境督查员,开展“随手拍”活动,提高了监督实效。

殷殷嘱托,化为挺膺担当,成效有目共睹。长江岳阳段5个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连续6年保持Ⅱ类水质。东洞庭湖总磷平均浓度同比改善10.4%。岳阳先后获评全国首批共抓大保护试点示范城市、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国第5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全国“十大秀美之城”等多项荣誉。

久久为功,让“一江碧水”惠泽三湘百姓

岳阳的嬗变是湖南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一个示范性缩影。

为守护大美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创新方式方法,在“国之大者”中找方向,从“省之大计”中找坐标。生态强省建设推进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构建了监督工作管天管地管水的全覆盖监督格局。

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才能发挥人大监督功效。2016年起,按照环保法的要求,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年度环境状况报告。连续9年在环境保护领域打出“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和跟踪检查、开展专题询问、追踪整改落实情况”的监督组合拳。围绕大气、水、土壤、固废污染治理和长江、湘江、洞庭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检查11次,专题询问两次,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18个。

监督绝不是一听了之、一查了之、一审了之。2019年水污染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省人大常委会将发现的39个问题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交办的8个问题列入清单。2022年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又公布50个问题清单,均连同审议意见、执法检查报告一并转交省政府研究处理。

如何进一步拓展代表参与法律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让群众的声音贯穿执法检查全过程、各方面? 2021年10月,城建环资领域专业代表小组成立,代表全程参与执法检查暗访和重点抽查、回头看等各个环节。

2022年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中,向764名省人大代表征集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邀请5级人大代表1624名参与执法检查。代表在田间地头、企业园区、建设工地问紧要、听关键、谈症结、验实情。在查清病灶、对症下药上下功夫。在督促落实、跟踪问效上下功夫,真正反映群众呼声。

今年7月,5级人大代表集中进站,吹响“法治护绿”集结号。各级代表联络站和人大代表将参加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一规定”执法检查,对照法律法规条文找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3年,全省14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98.6%,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1。国家湿地公园达到7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1。打开如今的潇湘大地山水画轴,生态颜值更高,人民群众幸福感更足,高质量发展底色更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湖南实践正熠熠生辉。

2023 年6月19日至20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飞带队来岳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

2022年7月25日上午,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娜指导“守护好一江碧水”代表工作站建设。

驻站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听取意见建议。

岳阳华龙码头。

洞庭湖候鸟。

岳阳长江段。

责编:李迅

一审:李迅

二审:杨湛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